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三一論(二):不同見解與系統陳述

壹 歷史中的不同見解
一 神體一位觀(Unitarian View)
(一)神力神格唯一論(Dynamic, or Dynamistic, Monarchianism)
此論起源第二世紀,先驅為具猶太色彩的以便尼派及無道派。代表人物則為安提阿主教撒摩撒他的保羅(Paul of Samosata, A.D. 269在安提安會議中被定罪)。
此論認為在耶穌裡的不是神子,而只是從上帝而來無位格的能力。耶穌只是人,不是上帝,因此沒有三位的問題。

(二)亞流主義
亞流(c.250-c.336)認為上帝極其超越。道或子只是受造的;曾有一時他不存在(There was when he was not)。

(三)蘇西尼主義(Socinianism)
蘇西尼(Faustus Socinus)(十六世紀末)主張基督只有人性,沒有神性。他因完全的順服而能復活成為不朽如上帝。

(四)英美的神體一位論(Unitarianism)
認為上帝只有一位,否認耶穌基督與聖靈的神性,提倡自由、理性與容忍。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為其中一人。

二 形態觀
(一)示每拿的 Noetus(二世紀末或三世紀初)
所知最早的形態神格唯一論者。主張父受生為子,且受苦而死。被稱為聖父受苦論。

(二)Praxeas (三世紀初)
被特土良指為「趕走了保惠師,釘死了父。」意指Praxeas反對孟他努主義和主張父受苦論。

(三)撒伯流(Sabellius)(第三世紀)
完整的形態神格唯一論。上帝的本體為一,父、子、聖靈只是三種自我彰顯的形式。上帝一時只有一種彰顯,或為父、或為子、或為聖靈,但不同時為父,又為子,又為聖靈。

三 三神觀
教會史中並沒有那個教會派別將三神論列為正式的信仰,頂多是強調三位過了頭。
Roscelin (c.1050-1125),亞伯拉德的老師,因主張唯名論(nomi-nalism)認為只有個別事物的存在,並無普遍性(universals)之存 在。有個別的人的存在,無所謂客觀之共同的人性存在,人性者唯名而已。因此他在三一論上也傾向於否定三位之共有之神性。

四 古教父的正統教訓:
(一)子在永恆中由父所生(俄利根)。
(二)子與父同質,故同為永恆且為同等(第一次尼西亞會議、亞他那修)。
(三)聖靈與聖子及聖父同質(Nazianzus 的貴格利)。
(四)聖靈由父而出(加帕多家教父)。
(五)聖靈從父和子而出(和子乃由拉丁教會所加,根據於奧古斯丁的神學)。
(六)父、子、聖靈的互滲互存(金口約翰、大馬色的約翰)。

貳 系統陳述
一 三一上帝之三:從三出發說明三如何是一
(一)加帕多家教父的通性論。
(二)大馬色的約翰(c.675-c.749)之互滲互存論(perichoresis)。
(三)聖維克多的理查(d. 173)之社會性的三一論。
(四)莫特曼的社會性三一論。

二 三一上帝之一:從一齣發說明一如何是三
(一)特土良的君主(monarchian)三一論。
(二)奧古斯丁的心理類比:
記憶、理解、意志三位一體,心智、心智對自我的知識及心智對自我的愛三位一體。
(三)巴特論上帝三種存在的形態。
其與形態的神格唯一論之不同在於上帝可同時為父又為子又為聖靈。

三 三位之內在關係
(一)三位之不同在於其從出的關係
1. 父是非受生的
2. 子是受生的
3. 聖靈是從父和子而出的,但最根本仍是從父而出。
4. 父愛子,子愛父,愛從父與子而出,聖靈就是愛。

(二)三位之同本體在於屬性相同及對外行動的一致
1. 上帝根本的屬性就是愛:上帝就是愛。
2. 上帝對外的行動就是愛的行動。

四 三一之永恆性、本質性及內存性
聖經所啟示之三一上帝不只是在時間中的自我彰顯,而是上帝在永恆中即是三而一的。卡爾.拉納(Karl Rahner):「經世的三一即內存的三一,反之亦然(Economic Trinity is immanent Trinity, vice versa)。」
三個位格並不只在等次、能力相等,而是有相同本性。

五 三一論之類比?
(一)自然界類比
根、樹、果;泉、溪、湖;日、光、熱;冰、水、汽。

(二)角色類比
同一人可有多重角色。

(三)人際類比
父、母、子;奧古斯丁:愛人者、被愛者、愛。

(四)心理類比
(五)社群類比
(六)對以上類比的評論:
受造物難以完美類比造物者。

六 三一論與教會生活
(一)三一論與基督教宗派
是基督教三大支所共同接受的。

(二)三一論:奧秘與崇拜
當理性已盡其所能而猶未盡明三一奧秘之時,也就是吾人之心恭敬崇拜聖三一之時。
禱告時對聖三一的經驗:奉基督的名,在聖靈裡,向父禱告。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您好,想請教一下,我對於經世這個詞的意思不是很清楚,方便請您略微解釋讓我明白嗎?謝謝。

楊百川 提到...

"經世"是指外在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