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負責任的恩典:衛理宗思想的現代省思

作者:龐君華牧師
每年五月的第三個主日,許多地區的循道衛理宗教會都訂為「衛斯理主日」,這主要是因為在一七三八年的五月十九日,我們的會祖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在亞德門街(Aldersgate stree)的會社聚會的經歷,他的日記上記載道:
「會中有人在讀馬丁路德的羅馬書序言,藉著信靠基督,上帝如何改變其內心,約八時三刻左右,我的心中異樣地熱(warm)起來,覺得自己確實信靠基督,維賴基督才蒙得救;並確信他除去我一切的罪,又拯救我脫離罪和死的律法。」
這個特殊的經歷對約翰衛斯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往後他終其一生努力,使循道運動蔚然成為當今普世教會中的一個大宗派。
今年的「衛斯理主日」正逢教會年曆中的重要日子—聖靈降臨節(Pentecost)。根據使徒行傳第二章的記載,兩千多年前第一個聖靈降臨節的時候,也就是耶穌升天後的第一個五旬節,聖靈強烈地工作,使得那批原本曾經因耶穌受難而喪膽的使徒們,也就是那群在耶穌升天時還以為基督的工作是復興以色列國的門徒們,突然勇敢地在返鄉朝聖的會眾面前,清楚地將耶穌基督工作的意義表達出來。在這強烈的聖靈工作之後,教會於是誕生了。所以今年的聖靈降臨節不但紀念普世教會的生日,同時也紀念循道衛理宗的發軔,這都是聖靈的工作且意義深遠。
然而,我們仍須思想一個問題,到底這個十八世紀的運動與我們今日的信徒,或此時此地在台灣的信徒有何意義?特別在一個新的時代來臨的台灣,有何意義?
要探索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衛斯理思想的特色。過去有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對約翰衛斯理的印象是一個宣教上的英雄;一個騎在馬上孜孜不倦的讀書,以及開展露天佈道的宣教家。但是這些並不足以使衛理宗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宗派。
衛斯理的誕生及其工作正好在整個十八世紀,也就是宗教改革的一百年之後。歐陸的宗教改革固然使得教會不再成為個人救贖的代理者,將教會的聖事及信徒的善工與上帝的恩典分開來;充分地強調上帝的主權,也凸顯了個人與上帝的關係。然而儘管在歐陸的改革陣營中,在神學思想上對上帝的救恩、人的生活行為以及教會的行動之間有很周延的理論體系,但是在信仰實踐上仍存在著若干緊張的關係。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韋伯(Max Weber 1864-1920)對加爾文信徒的描述:他們在工作成就上採進取的態度,又同時採禁慾式的生活,其背後就是對上帝恩典不確定性所產生的焦慮。這只是其中的例子,其實約翰衛斯理亦多次與歐陸改革陣營中的敬虔派接觸,但都無法令他完全放心地接受這樣的路線。
所以衛斯理嘗試透過基督宗教的不同傳統,重新思索其信息及循道運動的思想方向。他放棄西方教會較靜態的思考模式,改採東方教會較動態(dynamic)的思考方式來鋪陳他的恩典觀。西方教會過去會以靜態「法庭」的概念來瞭解上帝的恩典;如在法庭上,做為法官的上帝,有絕對的權柄,赦免有罪的人。被法官赦免的人,就不能再稱作罪人,因為他已在法庭上得直(justify)了,就不能再控告他了。但是東方從一個較動態的「醫治」概念來瞭解上帝的恩典與人的生活。上帝的恩典就是一種醫治,醫治有病(罪)的人。這需要一段療程,而且這個醫治若是有效,他的病一定會有起色。所以恩典帶來的不只是不被控告的地位,更是一種生活上的轉變。從這裡我們大致可以看到衛斯理成聖觀的輪廓,他並不靜態地處理「因信稱義」、「預定論」、「一次得救永遠得救」這些教義。因為在這些個別的信點(beliefs)上,過於靜態及嚴格推演,就會與實際生活產生疏離。
所以衛斯理提出了較為動態的恩典觀,他強調恩典是上帝在人努力之前就先給了人的,這就是「先行之恩」(prevenience of Grace)。這猶如一座房子的花園,但要進到屋內,一定需要經過「稱義之恩」的門檻,進到屋內仍有功夫要作,有責任要好好的打理、裝修房子,這是「成聖之恩」。經過稱義的門檻,人就恢復了他本有的上帝形象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使得他一方面可以擁有一個功能完全的形象,一方面開啟了領受聖靈的重要機制或器官;像呼吸一樣,他可以不斷地呼吸,使他靠著聖靈可以負起他的責任,承擔上帝當初將所創造的世界託付予他管理的工作。所以衛斯理的說法中沒有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問題,但他卻要求人不斷地靠聖靈(呼吸)追求完全,也因此他的成聖觀是動態的perfecting perfection。
這更帶出了兩方面的影響,首先他仍重視稱義後的追求生活,所以敬虔、靈修、崇拜、聖禮、聖餐、憐憫人的行動等都是恩典的途徑即means of Grace。宗改前的信仰行動仍然維持,但是這些活動的動機或基礎不再是「功利」性的理由,而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經歷恩典的人,一定有負責任的表現,猶如有效的醫治,一定會使病情有起色。
另一方面,稱義即為人的重生,是上帝形象的恢復。人自然也恢復了上帝對他作為大地管家的託付,所以人的成聖功夫,更有使這受造的世界達到上帝的終極關懷「甚好」的境界。於是成聖不再只是讀經、禱告、不抽煙、不喝酒、不遲到早退而已。成聖更可以關懷現代世界的議題如環保、公義的社會、弱勢族群的關懷、慈善的社會服務等,過去從事這些社會關懷的事只是工具性的有理由,作好見證或福音預工。但是在衛理宗的思想來看這是信徒成聖生活中的責任。
所以這對現代衛理宗教會或信徒而言,過去傳統的信仰實踐(如崇拜、聖事、聖餐等),都可以批判性繼承,作為我們蒙恩的途徑。透過個人的靈修、公共的崇拜、信仰團體的生活(如班會或團契),帶給我們一種新的力量,來改變我們周遭的世界。兩者是相輔相成,沒有前者的社會行動,不是成為功利,就是容易挫折;沒有後者的靈修或教會生活,就會淪為個人主義。
這個興起於十八世紀,又上溯大公教會的的傳統,對於台灣教會過去常陷入只重個人敬虔(生命)而迴避社會議題;或是熱衷社會參與而忽略個人宗教的兩難情況,相信可以給予重要的啟迪作用。
<心得>
       衛斯理約翰之精神令人尊敬,  但是真理是依上帝的話而非個人之感動, 個人之感動要在上帝話語裡察驗後方可接受.

沒有留言: